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     
社会暖闻
社会暖闻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暖闻
八一军旗闪耀“红色小镇”
    发布时间:2016/10/08

国庆节前夕,40余名官兵冒雨赶到寿县小甸镇捐资助学,向烈士敬献花篮
八一军旗闪耀“红色小镇”

 寿县小甸镇是安徽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9月29日,国庆节前夕,安徽某预备役师汽车营、安徽某预备役师医院的40余名官兵冒雨赶到这里,捐资助学、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他们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加深军民鱼水情的方式,来向国庆献礼。

 20名小学生获万元善款资助        

 当天下午,安徽某预备役师汽车营、医院的官兵首先来到小甸小学,向集中到这里的2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发放助学善款。善款发放仪式现场,安徽某预备役师相关负责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是部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应尽职责,也是我们部队的一项传统。这次捐资助学活动,安徽陆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晟淮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编兵单位共捐助10000元善款,平均下来每名家庭困难的小朋友可以领到500元助学款。

 官兵们再三嘱咐这些贫困小学生:“贫困只是暂时的,今天我们为大家捐一点钱,也许解决不了根本的困难,但是我们想给你们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在关注着你们,你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你们要燃起成长进步的希望,自尊自强、勤奋学习、立鸿鹄之志、成栋梁之才,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人、回报社会。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项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办好,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为你们尽量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领取500元助学款的小学生张柯处了解到,他的爷爷奶奶和妈妈患有疾病,常年需要吃药,家中的一切开支全靠爸爸一人打工负担,日常他身上所穿的衣服,多数都是好心人送的,今天收到好心人的资助,他感到万分高兴。张柯说:“将来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也做一名好战士,做一个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

 缅怀先烈冒雨敬献花篮  

 捐款仪式结束后,安徽某预备役师汽车营及其医院的官兵们打着军旗,冒着大雨,从小甸小学步行到寿县革命烈士陵园,向寿县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该汽车营营长项阳站在纪念碑前,表情庄重地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2年春,这里就成立了中共寿县小甸集小组,1923年冬,这里又建立了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这是安徽省、也是鄂豫皖三省边区最早的党组织。此后,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寿县先后建立了县委、中心县委等组织机构,发动和组织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安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9月30日是我国的法定烈士纪念日,官兵们于当天向烈士们敬献花篮,就是想以此缅怀先烈,继承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精神的决心。、

 大雨中,汽车营的官兵们整齐地站成四排,首先在高昂的国歌声中向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国歌毕,官兵们脱帽默哀,而后敬献花篮并绕碑一周瞻仰碑文。此时,官兵们的衣服已经被大雨淋透,雨水顺着官兵们的脸颊不断地往衣服里面钻。湿冷的空气中,官兵们再次整齐队伍,他们在纪念碑前展开一面崭新的党旗,由老党员领读,新老党员们一起声如洪钟地重读了一遍入党誓词。最后,汽车营医院的官兵们列队参观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深入了解了寿县及江淮大地上的共产主义传播及光荣的革命史。拥有3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吴明安说:“今天天气虽然十分湿冷,但是我的内心却像燃烧的火炭一样红热,我们一定不忘初心,把革命先烈的这份精神继承下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图一:官兵们在寿县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图二:官兵们向小甸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款

 图三:官兵们向寿县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记者 苏国义)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