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到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市民们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来锻炼,寻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在淮舜南路上,不少树木被当成了市民的临时健身器材。
12月6日早上,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淮舜南路看到,不少老人在路边上的小树林里健身,可他们的健身工具却是舜耕山风景区内生长的树木。一位老太太正双手抓着头顶高处的一根横向生长的树枝,把树枝当成单杠,做着引体向上,而老人手中所握的树枝,粗细只和她的手腕差不多,让人不免为老人的安全担心。老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她每天早晚都要做这样的拉伸动作两三百次,这有助于治疗肩周炎,而在旁边另一棵松树上,一位老人正奋力地用身体撞击着树身。他说,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百十下可以锻炼背部肌肉。说完,老人又用旁边一棵树的分叉压腿、做拉伸动作。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树木不仅成了晨练老人的健身器材,一些来此舞剑、跳舞的老人还将衣服、手提袋等物品直接搭挂在树木的枝桠上,给树木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而在树林的另外一处市民聚集锻炼的地方,一些市民为了更方便做引体向上,压腿动作,他们从家携带了铁丝、老虎钳等工具,直接在树木的躯干上动手将树木改造成了“健身器材”。十多棵树木被五花大绑,横七竖八地绑上了竹竿,捆绑的铁丝深深地箍进了树干。
“这种锻炼方式,肯定对树木的生长不利。”看到树木变成了健身器材,在此路段工作的环卫工人感到心疼,她希望市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爱护树木和环境,锻炼身体是好事,但这样把树木当成健身器材的方式不仅不文明,还容易造成意外摔落等事故。
就此,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联系了淮南市市政园林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将上述情形向他们做了反映。他们表示将马上派人去现场查看,拆除市民在树上捆绑的杂物,希望市民在健身的过程中爱护树木。
(记者 马南南 编辑 汤宁)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