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社会关注
社会关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安全文明出行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管理员 彭岳文    发布时间:2018/03/12

  新学期已经开始,出行高峰时段,路面上最常见到的就是学生及广大接送学生的家长。他们出行是否遵守交通法规,举止是否文明得当,全被市民看在眼里,遗憾的是少数学生家长,不顾孩子劝阻,带头违反交通法规,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开学伊始校里校外交警忙不停

  开学这段时间是交通安全宣传的黄金时间,近期,交警们几乎每天都在宣传一线,不是进学校,就是在校园附近,开讲座、发单页、摆展牌……各种方法他们都在尝试,主要是让广大师生及家长了解交通法规,提高文明出行意识。3月7日,市交警支队公巡大队宣传中队民警告诉淮河早报、淮南南网记者:“通过查看有关案例,我们获知,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中,部分责任出在学生或家长身上,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些交通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近期我们抓住宣传交通法规的有利时机,尽量多开展相关活动,目的就是争取让更多学生及家长安全文明出行。”

  走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还了解到,在做好宣教引导的同时,我市交警还在校园附近路段持续开展了治理非机动车抢行机动车道、校园路段机动车不减速慢行、行人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

  别拿生命冒险这“游击战”打不得

  走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观察了解到,在城区的部分路段,交警在路面执勤时,一些家长的行为是一个样子,交警一转身或是在其他路段时,部分家长的行为又是另外一种样子,和交警“打游击”成为部分家长的“长项”。3月5日至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广场路及国庆路持续观察,看到部分骑电动车带学生上下学的家长,远远的见到交警在路面开展执法行动时,立刻寻找路口将车辆骑上非机动车道,一旦躲过交警,他们又带着孩子继续将车骑上机动车道。

 “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学生安全出行、守法出行、文明出行的意识已经很强,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打闹等学生们基本上都可以做到。相反,部分家长在这方面的素质反而需要提高,他们带着孩子违反交通法规,让我们看后非常痛心,所以我们经常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帮助家长改掉这些出行陋习。”我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负责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文明出行,维护学生出行安全,需要家长、交警、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其中家长的作用最为重要且是不可替代的。”

  新闻链接:学生安全出行小常识   

  步行安全篇  

  步行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在当前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下,中小学生更要懂得步行出行的交通规则和要求。步行安全篇的10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要+五不要”。

  五要:行人要走人行横道,走路时要集中精力,过马路要遵守信号灯,要走过街设施,要认识交通标志。

  五不要:不要在道路上踢足球、玩滑板,不要嬉戏打闹,不要翻越护栏,不要随意横过马路,不要扒车、追车、抛物击车等。

  安全提示:小孩天生好动,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又较弱,所以,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过马路,要牵着孩子的手,注意观察路况,防止发生意外。另外,家长应了解社区及周边道路情况,避免孩子在路边玩耍。

  骑车安全篇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年满12周岁的儿童才可骑自行车上路。骑车一定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谨记“五要,五不要”。

  五要: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横穿马路要下车推行,骑车要集中注意力,要远离大型车辆转弯时内侧区域。

  五不要:不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车,不要骑车带人,不要追逐竞驶,不要脱手或手拿东西骑车,骑车时不要攀附其他车辆。

  安全提示:家长应该每周对孩子的自行车进行检查,如车铃、刹车、轮胎的使用状况,及时排除车辆故障,从而增强儿童骑行的安全性。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