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村部,总能看见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年轻人,他们虽然面容稚嫩,却充满激情,冒着酷暑为农村留守儿童补上“第二课堂”……他们就是参加淮南市红十字会快乐益夏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学生志愿者。
快乐益夏暑期志愿服务已成市红十字会一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每年高考后,通过公开招募和以老带新,鼓励和调动大、中学生为主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对他们进行综合和专项培训后,组织开展适合志愿者特点和能力、突出红十字特色的活动。这其中包括扶贫和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特困学生、回访受助大病儿童和贫困生、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进行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等活动。市红十字会协助策划、组织,制定活动方案,做好保障和服务,为学生志愿者搭建多样性的服务平台,将各项适合学生志愿者、又贴近社会所需、具有实际意义的服务项目进行有机融合、创意创新、扩展延伸。如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学生安全教育等有机结合,组织高校志愿服务队走进扶贫攻坚重点的寿县和潘集、大通等地的偏远扶贫村开展益行扶贫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受助贫困生和大病儿童回访送关爱活动;面向大、中学生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开设暑期应急救护训练营和送训入村进社区等;其他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还结合实际开展“夏日送清凉”、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帮扶贫困残疾群体等特色活动。
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聪明才智和自我管理能力,各队均选拔出负责人,精心策划安排项目内容,以老带新,展开爱的接力。项目深入基层接地气,面向社会需求。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实施地均选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寿县、潘集等地处偏远的扶贫村,每队驻村一周多时间,队员在村委会或村小学打地铺,冒着高温酷暑,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种种困难,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和渴求,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他们还走村入户进行家访,对困难家庭的孩子进行帮助,对心理性格障碍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度过一段充实快乐健康的暑假。应急救护培训志愿者跟随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深入各个培训点,尤其是偏远乡村,结合城乡孩子的特点和暑期溺水、触电、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中暑等常见意外伤害、突发事件,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向留守儿童、大中学生、留守老人、等进行针对性培训,向更多人普及救护知识,为暑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实际效果佳、社会反响好,已坚持了十余年,每年吸引大批志愿者参与,形成志愿服务小高潮,让参与奉献的志愿者和受益者收获健康快乐。截至2017年暑期,共有30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群众数万人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项目也荣获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本文文字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