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2018淮南民生工程有增有减有延续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地。随着市政府下发《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我市今年民生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涉及学前教育、电商振兴乡村、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方面。与去年相比,新增6项,合并实施1项,完善1项,调整3项,继续实施25项。
翻开2018年的“民生档案”,一项项诚心实意的惠民措施,犹如一股股惠民暖流,温暖着百姓的心田。
有增加 顺应百姓最迫切需求
发展无止境,改善民生也无止境。近年来,我市民生工程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今年也不例外,新增六项民生工程,包含了学前教育、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服务、扶贫等多个领域。
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通过在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开展幼儿资助和幼师培训,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推进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对验收通过的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站点建设合格县进行补助,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增收渠道。
实施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家庭医生对辖区内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综合服务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努力建设绿色美好家园。
实施党建引领扶贫工程,通过安排贫困村及虽已出列但发展基础薄弱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经费、加强帮扶经费保障,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开展。
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工程,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实现资产收益。加强风险防控、跟踪问效和动态调整。
有调整 惠民工程幸福再升级
幸福项目挨个数,民生亮点连连看。今年,我市民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档升级,在调整中为百姓谋福祉。
合并实施1项。原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及无着人员救助、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医疗救助4项合并为困难人员救助工程。通过整合,原有民生工程基本内容未改变,项目数减少3项。完善1项。根据中央要求,增加职业病防治内容,将原妇幼健康和计生特扶,调整为妇幼健康、计生特扶和职业病防治。调整3项。原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任务已完成,后续相关工作纳入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原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原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不再列为民生工程。通过上述调整,项目数减少3项。
有延续 民生工程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新增的民生工程要实施,原有的25项民生工程也将继续,民生工程为老百姓撑起了“保护伞”。
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就业扶持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程、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农产品食品安全、棚户区改造、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等25个项目。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淮南网、淮河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