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公益沙龙
公益沙龙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沙龙
停不下来的买买买,会不会把地球也买光了?
管理员 彭岳文    发布时间:2018/11/15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项源于美国大学的校园活动,已经传遍世界,催化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促进了环境立法进程。

地球的寿命估计有100亿年,现在已活了48亿年,经历了5次物种大灭绝。年近半百的地球很强大,并不怕人类再来玩一次灭绝。而历经300万年的人类就像脆弱的婴儿,极度依赖稳定的自然环境,稍有不慎就面临生死存亡。

 关注地球,是关注人类自己。南都公益观察从4月22日起推出环境和消费专题系列文章。

 当美国亚马逊上订购的一双鞋跨越太平洋、飞到你在北京的办公室,你并不会联想到500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和麦哲伦们,也曾为了买买买耗尽一生。

当年的环球航行既不浪漫,也不时尚,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旅”。

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驶过美洲大陆最南部,在漫漫无

际的太平洋上忍饥挨饿,终于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却在岛民的内

中被砍死。他死后,同伴们载着满船的香料回国,换来大把金币,

他却无福享用。                                                                              

正是这样的航行,开启了持续至今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载体,从商品、贸易、劳动力、资本,直至生产和消费。三年的环球航行,只需三天。

我们喝着星巴克今日持杯免费送的咖啡,咖啡豆来自拉丁美洲的农田,或是云南的普洱;穿的牛仔裤和T恤可能来自新疆的棉花农场,并在广东新塘或是斯里兰卡加工成衣,也可能是来自洛杉矶或加州的怀旧款;超市里买的矿泉水则源自长白山或西藏。

长长的供销链条分布于世界各地,广袤的农场,巨大的工业流水线,日夜不息的物流,琳琅满目的橱窗,它们出现在教科书、新闻纪录片、商业案例中,是一些人的工作,也是每个人的生活。

而这些产品的背后,还有另一幅景象。

你购买的每一瓶瓶装水,大约消耗了额外的三瓶水资源和相当于四分之一瓶石油的能量,长白山部分地区水位由于过度开发已在下降,塑料瓶的生产则离不开人人喊打的“PX”;

因为世界各地的咖啡需求,拉丁美洲的许多农地被咖啡树毁掉,热带雨林被砍伐为平地;

而为制成一件T恤和一条牛仔裤而生产的一千克棉布,需要消耗两万多升水,加工染色需要多种化学物质,在消耗的同时还污染了许多水资源……

这些还不包括运输原材料和产品带来的巨大能耗。


(牛仔裤洗漂厂每天排放大量的污水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这些看起来无趣而遥远。而且,我一个人能有多少影响呢?我不买,做出来也要有人买。

是的,正是每个人的行为,合成人类之力。我们的买买买,真实影响着全球经济。当个体的消费置于全球“不消费就衰退”的经济发展神话背景下,组成几十亿人的巨大能量,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也变得触目惊心。

“买买买吧”

现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有赖于消费主义的蔓延。下面的经济学公式道出了消费的秘密:GDP(国民生产总值)=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推动消费,显然是促进经济(GDP)持续增长的良方。

于是,推动“买买买”成为许多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企业更是靠刺激购买欲获利。在这样的消费时代,如何洞察人性欲望,刺激购买,也成为了专门的学问和职业。

超市里精心设计的促销,以低价的名义让你觉得不买就被便宜占了;购物中心里,那些暗含心机的橱窗展示,以时尚的名义让你不停追逐新款;广告在暗示地位和等级,让想“成功”的人不自觉带入,怦然心动;网络上名目繁多的购物节,不断撩拨着你的购买欲望。上万的营销号亦是这滚滚洪流中的一支。

我们被这些诱惑包围。买买买,已经不是出于实际的需求,而是被欲望推动。对此,各路学者已经反思了半个多世纪。

(来源:cagle.com)

有学者认为,消费主义通过经济学理论、政府在GDP驱动下的支持等,系统性地嵌入到了一个国家之中。它把传统生活伦理中的节制、适度变为普遍的奢靡并冠以现代化、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之名,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使消费品成为个人品味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我们不是在消费商品,而是在消费符号象征。消费主义通过符号体系控制、操纵人的欲望消费,并通过符号系统将消费者等级化,创造了新的不平等。如果我们相信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价值,真的会在意一件衣服、一辆车带来的光环吗?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未曾预料的环境问题开始爆发。环境运动为认识消费时代引入了新的视角。全球探险家和不懈创新的商人们开辟的商业新世界,蒙上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阴影,毕竟他们也需要空气和水。真正的危机正在来临……

消费的环境代价

我们学过中学化学和物理,知道物质和能量都无法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传递,或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我们日常消费的每一样产品,都是耗费资源而生产出来,其能量来源于地球上的森林、土壤、河水、矿物质等。因此,咖啡的背后是热带雨林的消失、土壤的破坏;T恤牛仔裤的背后是水的消耗。

现在,为了维持我们这个全球消费社会的运作,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如果没有新的森林保护措施出台,2016年至2050年,与印度面积相仿的2.89亿公顷热带雨林将消失;全球淡水消耗量比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我们的矿石燃料储备也会在可预期的时间里消耗殆尽。不仅仅是资源的消耗带来了生态危机,排放和污染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恶化。

(砍伐得满目疮痍的天堂雨林 局部 )

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著作里预测:“如果目前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保持不变,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的资源才得以满足需求。到2050年,人类每年消耗约1400亿吨矿物,矿石,化石燃料和生物质 ??三倍于目前的数量 ?? 除非经济发展不再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数据今日读来更觉危机深重。

或许也有人说,技术的进步将会解决资源匮乏。是的,但还只是一种希望,需要技术的飞跃式进步,而飞跃的时间则难以预期,也许会漫长到人类无法等待。

非买不可吗?

所以,与其期待一个不确定的可能,并把环境搞得无法收拾,不如先进行力所能及的改善。当我们在买买买的时候,先停下来问问自己,“非买不可吗”? 

想一想,超市的购物车里有多少东西是因为促销便宜而随手扔进去的;守夜从网上抢到的衣服里又有多少件一直静静地躺在衣橱里;上一个手机才用了多长时间,就被功能良好地搁置了?

我们还可以在购买的时候,依据自己的能力选购质量更好、环境损害更少的产品。使当下社会运转起来的经济平衡等式GDP(国民生产总值)=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并没有将地球自然资源的损耗计入,这是一个严重的缺失。我们可以通过消费选择,影响企业、政府,推动这一成本损耗纳入到GDP 的考核中。个人选择的汇聚,就是市场的力量。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路线,但也是现实选择。

理想总是需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今天,我们多想一点点,多做一点点。

我们希望津津乐道于买买买的时候,不只是调侃这个娱乐至死的消费时代,不只是满足于低成本享受的繁荣表象,而是看一下背后的环境代价。一个简单的行动,是所有改变的开始。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南都公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