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公益资本论”为了发福利,做了一次读者互动:如果上天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北上广深,你会挑哪个地方做公益?
我们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回答,简单总结一下,大概是:
北京平台大,广州气氛好,深圳够创新,上海太传统,想在上海混出来,得抱好政府的大腿。
@问月 :
广州,这里离香港近。思想自由,青年充满活力,遍地的公益组织便是证明。当然,也有不易,广州公益圈滚打两年,略知其中艰辛。
@E _chin :
我会选择在广州做公益。从客观上来看,广州,中国一线城市,无论是政府资源(每年投200万一个家综,具体数据我只知道这个,听说还会再涨?)、义工资源(咱们拿高素质的说话:广州单单大学城就有10所高校,据我所知,每所学校都有大大小小的义工队伍)、港澳资源(毗邻港澳,那边无论是公益价值伦理、经验方法技巧、队伍建设等等可借鉴学习的资源都很多)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如果说深圳更靠近港澳,我会说广州地域广啊(从化、花都加进来,地铁没两个小时跑不完),辐射范围也广,公益能做到佛山、顺德等等地方,深圳……太小了,公益类型估计都集不全。
可能你会说:北京老大了~首都~要啥有啥~市民观念超前~有钱人多~政府资源啥的,咳咳…主观因素是我一小市民还没去过北京,实在不了解,另外一个原因是珠三角这边的公益氛围会更好(我们老师说哒) 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认真讨论一下的话,可以写一篇论文出来......【回答完毕!】
@*源穗 :
如果挑个地方做公益,我想选深圳。我目前是在广州做教育公益,虽然广州近几年公益氛围逐渐形成,但是相比深圳,广州的文化还是略微传统。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更有兼容和开放性,与香港一墙之隔,均匀地利、人和的条件。近几年深圳的公益活动都一定程度引领潮流,只需要抓住人和,相信深圳是个公益大花园。
@义明姓谭 :
我会选择武汉,因为我在武汉,我觉得我可以带动一圈人。另外,武汉的高校人数全球最多,高校人员是未来主力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公益,武汉也有许多公益类的研究机构。
@霍庆川:
我选深圳。生态环境方面,开放的文化和普通话语言环境(特别是和广州相比);政府的开明和高效;社会对于公益的理解和认可水平;最后一点是资源的丰富,资源包括捐赠人和人才。
@倪凯志:
成都。社会需求量大,政策环境比较好(官员社会产品认知度比较高,因为两次地震),区域位置在中心地带辐射到整个西南省份需求服务。
@小佚:
北京和深圳吧,这两个地方同道者多,公益环境好。如果希望有更大影响力选北京,如果想获得对创新的更大支持,选深圳。上海也不错,公益资源也很丰富,如果跟政府关系好能够如鱼得水。
@周旭峰:
我会选择上海,上海创业者是比较有企业家精神的,就是有那种细致坚韧的东西,一旦开始做,整体上不浮躁,并且似乎有意识地不强调宣传,而是专注做内功。但不足之处就是会陷入只埋头做事,不抬头看路的窘境。
此外,确实因为各种原因,上海对公益的理解既没有国际化,也没有海纳百川,即便曾经领先过,但是整体意识上还没有领风气之先的架势。
@南方的雨:
上海我也不太了解,一是政府主导还是比较明显;二是各区发展不平衡;三是社区基金会是特色,早期特色是孵化器,比如恩派~
@郑子殷:
北京平台比较大,基金会、尤其是跨国基金会比较多,取得资源资助的途径更好,社会组织专业性更强;上海很实在,容易操作起来;深圳比较创新。
但是做公益,我当然选择广州。广州的社会组织表面上看并不是特别的强,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广州是一个公民社会,人们非常愿意参与公益,群众基础很好;第二,广州政府对于公益组织非常支持,调动很多社会资源助力社会组织;此外,除了资金,广州在公益传播、策划专业技能提升上也花了很多力气。
@张天潘 :
做公益,还是要下沉,北上广都不是好选择,只是热闹而已,很务虚。但公益却是要扎根土地、扎根社区的。当然,从环境看,北上广和沿海地区公益环境相对好,比如注册、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比中西部等好。
......
综上,深圳拿到了最高票~
你怎么看?
北上广深,你会挑哪个地方做公益?
挺上海的朋友不服来辩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微信公众号“公益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