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省“安徽好人”评选委员会和公众代表评审团评定,12月份"安徽好人"评选结果揭晓,淮南爱心民警朱长来当选助人为乐类“安徽好人”。
朱长来是淮南市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的一名交警。如果不是一封来自雪域高原的“感恩信”,也许朱长来仍然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这位47岁的淮南普通交警,每月从自己不高的收入中拿出近一半,用来资助偏远地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学费、生活费。14年来,朱长来与安徽灵璧县、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特困学生结对,捐款捐物近10万元,使6名失学儿童顺利完成高中专的学业,1名特困生考上重点大学,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他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一封雪域高原的“寻人信”
今年9月初,淮南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东明收到一封特殊的“寻人信”。写信的藏族姑娘顿珠卓玛告诉局长叔叔,自己是陕西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之所以能考上名牌大学、实现大学梦,多亏了淮南市公安局民警“朱爸爸”的爱心资助。
卓玛介绍说,她家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拉嘎娘村,全家共有7口人,父母年龄较大且都患有疾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十分贫困。2009年,读初中的卓玛为了不再给家庭增添负担,不得不接受辍学的命运。正当卓玛忧伤、彷徨之际,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安徽淮南的信件。信中,一位没留姓名的爱心叔叔安慰、劝告她,继续用心读书,将来用所学知识改变命运,建设美丽西藏、美丽中国。此后,爱心叔叔每逢开学或接到卓玛的求助信,都会及时伸出援手,前后已累计为她资助了3万余元学习和生活费用。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当着‘朱爸爸’的面,向他说一声‘谢谢您’”!六年来,卓玛每一天都想知道这位可亲可敬的叔叔叫啥名、长啥样?可叔叔除了介绍自己是名淮南警察、姓朱,别的什么也不肯说。于是,她便萌生了致信淮南市公安局局长,表达谢意、查找恩人之意。
很快,经淮南市公安局党委调查了解,这位令人敬佩的“朱爸爸”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他就是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朱长来,一位扎根基层多年的普通民警。尤其让领导和战友们感到敬佩、惊诧的是:朱长来的爱心助学路,已坚持走了14年!为了避免给顿珠卓玛带来心理负担,朱长来一直都是通过支教老师与顿珠卓玛通信,并叮嘱老师和学校不要告诉顿珠卓玛自己的姓名和单位。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她能够安心完成学业,不能因为贫困折断了梦的翅膀,自己也不求得到任何回报。
一段十四年的“善心路”
朱长来从小家庭条件不好,初中、高中都因为贫穷而辍学过,正是因为亲戚朋友的无私帮助,才让他有了今天。幼时的经历让他明白,困难时候伸出的援手是多么可贵,他满怀着对社会的感恩,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十四年的“善心路”。
2002年,朱长来在《淮南日报》等媒体上看到了“春蕾计划“的宣传,他第一次资助了一位本地的贫困女生。从那以后,他一直陆续通过媒体寻找资助对象,尽力而为。后来,他通过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了解到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他就将资助重点转移到这些孩子们身上,除了顿珠卓玛外,他还资助了两个来自宁夏海原县的学生。
除了远程捐助,周围的“困难”他也不会视而不见。2013年的夏天,朱长来和几个朋友在田家庵区的一个小饭店吃饭,饭店里一个打工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少年身穿破烂的背心,大概十几岁的样子,非常瘦。朱长来一番询问才知道,这个少年是外地人,刚考上重点高中,由于家境十分贫困,不得已随亲戚来淮南打工挣学费。在饭店帮忙的日子,他只能睡饭店的桌子上。朱长来非常不忍,第二天他就给少年送去了折叠床和被子,并把儿子的衣服拿来几套。暑假结束少年返家,朱长来给了少年1500元钱,从此开始了资助他的日子。目前,少年还在读高二,成绩十分优秀。
每次领到工资,朱长来总会张罗着给孩子们汇款,这么些年下来,仅仅是保留下来的汇款单都已经有厚厚一沓了。其实朱长来也不富裕,孩子在外上大学开销也很大,他总是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身上,至今他还用着早已淘汰的诺基亚直板手机。除了捐钱捐物,朱长来十几年间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多的400毫升,少的200毫升,一直没有间断。
一个帮助更多人的“心愿”
在给这些贫困学生资助学费、生活费的同时,朱长来还会经常将资助的其他学生的故事告诉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故事鼓励他们,也是想对他们进行精神帮助,让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未来。朱长来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一方面是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有限,这让朱长来萌生了发动更多人一起捐资助学的想法。有时候遇到力有不逮,他会把孩子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然后给他们一个捐助地址,朋友们受到感染,经常会慷慨解囊,把家里不用的旧衣服、被子以及现金寄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家里人也非常支持他的做法,儿子更是他的坚定支持者,“我不要万贯家财,因为我有一个好爸爸。”
由于媒体报道,朱长来的事迹迅速的在淮南市公安局传递开来,很多人了解到他的“心愿”后,同他联系,希望可以和他一起帮助贫困学生。看到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到这支爱心队伍中来,朱长来很高兴,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用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市文明办思想道德科)
文明网评: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朱长来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就是这个简单的理想,让朱长来的人生变得快乐而又充满阳光。因为爱心,许多贫困学子的命运得到改变;因为善行,更多的人生洒满阳光。他很清贫,但是他的精神很富有,他的家庭、他的儿子是他最坚强的慰藉。守得住清贫,他就守住了心灵的那一抹绿色。
(来源:淮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