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戴东说,
有一位家长留言说,戴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六年级了,特别贪玩,不太喜欢学习,每天上学叫他起床都要叫好多遍,作业每天都要我看着才能完成,最近还学会了顶嘴,我说什么都有脾气,嫌我天天唠叨。但是我不说也不行啊,难道看到问题不去管吗,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请问应该如何说,才能不让孩子反感,又能很好地教育了孩子。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经历,就是看到孩子有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就会去说他,但是孩子不仅不听,还嫌自己唠叨。知道说了没啥效果,但是不说吧,又很难抑制住自己的焦虑,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有的一个烦恼。
其实问题的本质不是不能说,而是说什么,怎么说。我们家长必须要清楚其实有时候我们的唠叨只是情绪的发泄,而非有效的沟通。
你可以想一下两个问题。
第一,你说完孩子,唠叨完孩子,孩子的行为是否有了改善?
第二,你说完孩子后,孩子和你的关系是更亲近了还是更疏远了?如果没有达到以上两点,只能说你和孩子的说话模式都是无效的沟通,而这种无效的沟通说的越多,孩子听话的机会越小。时间长了还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破坏性的作用。
而这位家长的孩子今年小学六年级,这个时候的孩子他是习惯养成期和性格形成期的转换阶段,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也许以前妈妈的唠叨孩子会耐心的下去,但是现在的他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因此对于妈妈的陈词滥调就显得特别不耐烦了。所以就出现了顶撞的行为。
那就这个家长的问题,我顺便把常见的几种父母唠叨的原因给大家归纳一下,我们父母可以对照一下。
第一种,对孩子过度关爱。很多家长出于焦虑或者心疼孩子,就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各种事情不放心,各种操心替代,各种叮嘱,各种唠叨。生怕孩子出现了冻着、热着、碰着、磕着的情况,而这种过于关心的潜台词其实是对孩子深深的焦虑和不信任。而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要证明我存在,证明我能行,所以对于没有力量感的父母,给不到他们力量感的父母,孩子们的选择也只能是敬而远之。
第二种父母唠叨的原因是总喜欢翻旧账。很多父母在说孩子一件事的过程中都经常会扯到别的几件事上去,比如说我们常常骂孩子,你看你今天回家都看了半个小时电视了,你作业写了吗,你期中考试下降了十几名你忘了,你们老师还专门给我打的电话,叫到办公室,你还不写作业,你还想不想好了等等。明明是为了孩子不及时写作业而生气,结果却拿孩子曾经犯下的错误,不断地说,这种唠叨的方式最伤亲子关系,不仅会让我们的孩子对家长产生厌烦心理,还会伤害孩子的自信,自尊。很多我们看到的那种家长说的没皮没脸的孩子就是家长这种破坏性翻旧账,破坏性唠叨出来的。
最后一种唠叨的情况容易发生在,喜欢讲大道理的家长身上。这种父母其实是想利用唠叨来操控孩子。他们的表现是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给孩子讲各种道理,希望孩子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然后忽视了孩子的主观感受和本身的想法。这种沟通方式并没有形成亲子之间情感的流动,最终是没办法走入孩子内心的,而带来的结果,也只会让孩子一听见家长说的话就反感,破坏亲子关系。
举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情况,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嘴,教育孩子不在话多,而在于实际效果如何。当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无节制的唠叨,无限度的干涉,爱就变了味道,走了形。要相信,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长大,父母若想以自己的思维框架去约束孩子,那么孩子最终所能到达的地方,永远也超越不了家长的高度。
所以,父母们请停下唠叨,把你对孩子的担心和牵挂,化成真正的爱,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和成长,做智慧的父母,能引领孩子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