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8日     
社会暖闻
社会暖闻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暖闻
志愿者进乡村 农产品“上网”
    发布时间:2016/05/05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网络化销售也越来越红火。5月1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互联网+新乡村”团队的青年志愿者走进凤台县三里沟村,开展农产品网络化销售交流活动。

    凤台县三里沟村的种植基地沿淮河大坝总长300多米,占地面积将近20多万平方米,主要种植的产品有黄瓜、茄子、辣椒等一些时令性的蔬菜,主要销售方式是外地人来收购或自家零售。据统计,每年种植基地的产值达到250万元左右。村民介绍说,目前种植基地的农产品销售没有问题,只是方式比较单一,在价格上不能卖出满意的价格。

    对此,志愿者们各抒己见,热情交流。志愿者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既然目前三里沟村整个产品的销路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把‘三里沟’打造成一个品牌,让它在周围地区提高知名度,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和相关销售网站,把蔬菜的整个生长周期过程,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在微信平台展示,让广大消费者能够详细地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让大家对三里沟种出来的蔬菜感到放心。这样三里沟的蔬菜就能卖一个更好的价钱”。现场,志愿者用手机向菜农展示微信平台的宣传功能,并教菜农使用微信、网站等功能。

    据介绍,在“互联网+”的潮流下,农产品“触电”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理学院“互联网+新乡村”团队将和三里沟村结对帮扶,利用“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方式,解决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减少流通环节,帮助三里沟名特优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图一:志愿者教种植户使用手机微信功能
    图二:志愿者在种植基地了解蔬菜种植情况

(记者 廖凌云)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