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社会关注
社会关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淮南的抗战【一张珍贵的合影照见证70载革命情】
卢伍    发布时间:2015/09/15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淮南日报社的一位忠诚读者特意赶到本报,讲述了一段自己岳父与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的70余载的不解情缘。

  家住谢家集区新社西村今年58岁的江德势是谢一矿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然而在他家中珍藏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见证了父辈与革命先烈的70余载革命友谊。江德势的岳父名叫张庆平,他于1939年7月参加新四军豫皖苏边区彭雪枫部,历任粮贸科勤务员、供给部警卫通信班长,享受排级待遇。负伤后回乡,在山王镇张楼村自食其力,但遗憾的是,2007年他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张庆平出生在一个佃户家庭,从小就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牛马生活,他是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家庭生活的担子过早地压在他稚嫩的肩上。那时,小日本的铁蹄早已踏上华东地区广大平原一带。村前张楼小学经常有爱国师生在那里宣讲抗日救国救民的道理。革命的种子不知不觉地扎根到张庆平的心房。

  1939年7月的一个上午,他在同村青年张士杰的带领下,在泥河地方武装陈亚伯别动队的帮助下,赶到泥河北面一个叫奶奶庙的地方。当时奶奶庙已经聚集了100多名准备参加新四军的年轻人。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被泥河地方武装陈亚伯别动队护送到怀远县耿家村新四军彭雪枫游击支队司令部,参加了新四军。起初,张庆平被安排到二团七连六班当战士。当时的张庆平毕竟没经过严格的训练,面对严峻的军旅生活一时难以适应。一天,正赶上团政委查岗,一见张庆平那种畏畏缩缩的样子,火冒三丈,大喝一声:“像你这样,敌人来了,你的头怎样掉的你都不知道。”他又到连部把连长给大“骂”一顿。第二天,全团共查处48个“娃娃兵”,连夜将他们送到支队司令部,每人发了几个冷馒头和一块大洋作为路费让其回家。“娃娃兵”很快走了一大半,而对部队恋恋不舍的张庆平正在往口袋里装馒头时,正巧彭雪枫进来,看见张庆平他们,随口问负责遣散工作的秘书:“这些小孩是干什么的?”秘书赶紧敬了个军礼,介绍说这是48个“娃娃兵”,正准备遣返他们回家。彭雪枫听后,沉吟半晌,说这些孩子是会很快长大成熟起来的,立即要求秘书将尚未走的孩子全部留下来。这时的张庆平被安排到供给部粮贸科做勤务。供给部粮贸科隶属支队司令部,负责全支队的军粮军用物资后勤供应补给及与敌占区贸易。由于他爱憎分明,忠厚勤劳,善动脑有眼力,很快赢得彭雪枫等首长们的喜爱,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小张”,就是这个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战斗考验的小张,逐渐地成长起来。在战斗的烽火中,张庆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当时的军事科长魏德安和粮贸科科长李学廉(曾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在江德势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一张彭雪枫和他爱人林颖的结婚合影老照片。江师傅告诉记者,有一天岳父从外面执行任务回来,听说彭雪枫师长和林颖结婚十分高兴。正巧两人刚拍了一张合影,便自告奋勇帮他们取回,记得当时一共10张,张庆平出于对首长的敬爱随口要了一张。后来,彭师长的儿子彭小枫出世了,张庆平空暇时,还经常抱他玩。张庆平本来一字不识,经过日积月累,刻苦自学,在战友们帮助下,很快认识了1000多字。那时条件十分艰苦,每个人手里发一个小尖木棍,行军闲暇时,由文化教员找一块比较光滑的墙壁,用木炭在上面写字。有一次执行任务回来晚了,正赶上部队上形势课。由于太困,上课时竟打起盹来,当时首长讲到亚洲、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形势,首长喊张庆平回答问题。问张庆平听懂没有,张庆平忙说:懂了。于是问他哪里亚洲。张庆平回答:亚洲没去过,家乡的寿州我去过,惹得哄堂大笑。2002年,笔者有幸曾采访过他,那时老人已是82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苦中作乐的军旅生涯,老人给笔者道来,犹如昨天。张庆平告诉记者,当时为和敌军较量,彭雪枫决定在所部成立骑兵团,而当时威震敌胆的雪枫刀打造好后,便是由张庆平亲自从兵工厂押送到骑兵团的。张庆平告诉笔者,战刀取名的涵义是取自彭师长的“雪枫”二字,另外,兼有雪亮、锋利之意。据张庆平介绍,雪枫刀比一般的马刀长二寸,宽二指,可刺、可扎、可砍、可劈。

  1944年,张庆平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到宿东地区游击支队供给处工作。离别时,他与前来送行的彭雪枫夫妇、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金库出纳郭体祥(曾任安徽省副省长)等首长和战友挥泪告别。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无论他身处任何险境,他最担心的是怕那张弥足珍贵、胜过自己性命的彭雪枫夫妇的合影照被人发现。他有时把它放到墙缝里,有时把它拿到地窖里。冬去春来,一年四季无数次地轮换存放地点。直到日本投降,蒋介石逃到台湾,解放军占领淮南,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新中国成立后,张庆平不时激起回到党的组织中来的渴望。事实上,部队党组织不仅没有忘记他,并且派人前来寻找过他,只因误将张楼错属凤台,而凤台当时实属阜阳地区管辖,故失之交臂,当时没有联系上。

  江德势告诉记者,老人一生靠务农为生,生活十分简朴,但他总是告诉孩子们,当年一同去参军的100多个人如今只有自己还活着,也就心安理得了。张庆平去世时,把照片交到江德势的手中,说自己一辈子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只有这张见证着他和彭师长夫妇70余载友谊的照片,一定要把这张照片保存好,传承下去。(蔡靖宇)

  图:彭雪枫夫妇合影

 

(来源:淮南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