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社会关注
社会关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淮南的抗战【鲜为人知的地下交通联络站】
卢伍    发布时间:2015/09/15

     原淮南市大通区上窑综合商店副经理洪学珠,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待人和蔼可亲,多次被评为区及商店先进个人,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然而,解放前他家开的“怡和龙”饭店,是我党地下交通联络站,为我党送出许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护送我新四军战士安全脱险等事迹却鲜为人知。

  智送情报

  1942年3月间,怀远县二区龙坝乡指导员叶素遵照区委书记聂浩的指示,决定在上窑建立一个地下交通站。叶素派地下联络员、姚郢村农民马维连去上窑做侦查工作。当时的上窑日军稽查长是尹士庞,伪保长是尹士庞的侄儿尹保顺。马维连带上叶素写给尹保顺的信,两人一道找到尹士庞。尹士庞得知两人的来意后,当即表示:“我们都是中国人,只能为中国人办事,绝不能向着日本人。”当下,他们约定晚上八点到上窑洪学珠的饭店详谈。尹士庞有些惧怕,后经马维连介绍洪学珠的情况后,尹士庞才打消了顾虑。当晚他们商定:只要有情况,尹士庞都设法将情报及时送到洪家饭店。

  日军几次“扫荡”吃亏后,改变了原来的行动计划。他们每次出来“扫荡”,总是在出发前两小时左右,才召集有关人员开会。此后,我方人员便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规律,敌人每次夜间开会,多数是出来“扫荡”,我方人员根据情况,每次不待敌人会罢,先将情报送出去,使我方有所准备。当时联络站送出去的信件有明确规定:信件上画一个“0”是平信,圈双“0”是有重要情况,套三个“0”是紧急而又真实的情报。像这样的情报,多数是洪学珠连夜送到七里以外的姚郢村马维连同志的家里,再由他转到区委领导的手里。一般的平信,是由洪学珠饭店的伙计张保林及王扩典送的。

  暗递枪支

  1942年夏季的一天,我党地下工作者一行两人在侦查情况的时候被敌人盯梢上了。他们来到洪学珠的饭店内求援。因为是夏天,衣服单薄,佩戴手枪出门被岗哨查出来是要杀头的。洪学珠说:“我先将你们送出去,手枪问题明天中午你们在霍家大桥下等我,我亲自送去。”于是他带着两位地下工作者从上窑东门验身后顺利通过岗哨走了。

  翌日快中午时,洪学珠挎一篮子卷子馍,手枪放在馍的下层,由饭店出发了。洪学珠发现今天站岗的是一名外号叫“小厉害”的年轻人,这人不是此地人,查岗很认真。快到东门时,“小厉害”就打招呼:“洪老板去哪里?”“东头杨家有人办事,我要给他家送些卷子,怎么还不到中午,姓肚的和姓肠的就打起架了!”说着走着,他掀开干净的白毛巾,从篮子上面拿出一条卷子递到“小厉害”的手上,“小厉害”拿起卷子一边说:“还真有点饿了,”一边将卷子送到嘴里。洪学珠大摇大摆地走出东门,火速赶到二里外的霍家大桥下,妥善地将那把手枪交给了李治安派来接头的同志手中。

  掩护同志

  194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洪学珠饭店已无生意,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店内跑进四个新四军战士,他们手里握着盒子枪,神色慌张地对洪学珠说:“我们四个人被盯上了,跑不掉了!”其中一个说:“干脆跟他们拼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另一个问:“饭店有无外逃的路?”洪学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情,镇定自如地说:“饭店内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日伪军人多,硬拼不仅你们要牺牲,我这个饭店及全家人的性命也难保。你们要沉住气,到后面客厅喝茶谈心,一切由我来应付。”四位新四军战士刚到后厅坐下,上窑伪保安队队长杨从中带着一群人荷枪实弹地闯进饭店,杨从中气喘吁吁地说:“洪老板,刚才有人回报,他们遇见了四位陌生人往你饭店这一带跑了,我们奉命特来查看一下,饭店里有没有住进生人?”洪学珠笑脸相迎地说:“杨队长,不瞒你说,今个我家来了四位乡下表侄,他们来赶集卖烟叶的,因为路远,临晚才将烟叶卖给李家烟行,刚吃过饭,准备明早回家。”杨从中伸头向后厅看了看说:“不行,上司说了今夜要严查岗,外面生人要全部关押起来进行审问,谁也不敢担保。你还是让你的表侄趁早走吧。”洪学珠为难地说:“如今四门紧闭,你不给我写个字条,我带人出门,不是自找倒霉吗?”杨从中说:“字条我就不写了,就说我同意的。你快带人走,日军见到就麻烦了。”杨从中带伪军走后,洪学珠迅速带上四位新四军战士,来到东门,向岗哨说明情况后,门岗打开大门,四位新四军战士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洪学珠同志于1983年逝世,享年81岁。(吴正田)

 

(来源:淮南报业新闻网